Search

馬鈴薯營養結構很合理,有「地下蘋果」、「皇帝柑」之稱。做法很多,可當主食,也可作蔬菜,更普遍加工為澱...

  • Share this:

馬鈴薯營養結構很合理,有「地下蘋果」、「皇帝柑」之稱。做法很多,可當主食,也可作蔬菜,更普遍加工為澱粉、薯條、薯片,和種類繁複的糕點。英文有「沙發上馬鈴薯」(couch potato),意謂慵懶地長久窩在沙發上看電視,邊看邊吃薯條、薯片。

于天文〈姥姥做的土豆菜〉敘述姥姥擅烹馬鈴薯,做法大抵是炒、熘、燉、熗、烀,皆為中式常見的料理:炒,主要是炒土豆片和土豆絲,外脆內軟、酥嫩相宜。熘,除了保持炒土豆的特點外,又增加了幾分滑潤。燉,則是燉土豆塊和土豆片,鬆軟利口。熗,多是熗拌土豆絲和土豆丁,涼脆、清淡、爽口。烀,即是烀土豆醬,先將土豆烀熟,搗成泥狀,再拌上炸醬,色澤白裡透紅,味道鮮美鹹香。

我覺得它最迷人之處在深刻的生活味。無論聶魯達或帕斯,他們歌頌的馬鈴薯,或明喻或隱喻,總是透露厚實的生活況味。(下略)

高中時初讀梵谷,即被他的畫作《吃馬鈴薯的人》震撼,後來在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目睹真跡,感動不已。昏黃的燈光下,特別強調那粗糙的手,向土地索糧的雙手;那麼厚塗的顏料,色調灰暗,那麼缺乏光澤的農民,那麼現實的生活,那麼憔悴的形容,那麼像馬鈴薯的窮人。

《蔬果歲時記》第29 頁。
TruffleRose Charlene Wu


Tags:

About author
松露玫瑰,愛旅行的煮婦。 以刀具鍋鏟為經,以食物香味為緯,定位出個人廚房座標。 愛吃愛煮食,於是我們在一起。 松露玫瑰 中文系畢業,卻在傳播界打滾10數年,當燃盡光與熱之後,決定移居荷蘭,為自己而活。 愛吃愛煮食,以刀具鍋鏟為經,以食物香味為緯,定位出個人廚房座標。 翻譯及撰寫多本烹飪書籍,請搜尋「松露玫瑰」。
愛吃愛煮食,於是我們在一起。
View all posts